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
[A1型题]
1.确定胎儿安危*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是
A.催产素激惹试验 B.胎动计数 C.尿雌三醇测定 D.胎儿电子监护 E.羊膜镜检查
答案:B
考点:胎儿监护
解析:在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中,胎动计数可以自测,是*简便而较准确的方法:若胎动计数≥30次/12h,为正常;<10次/12h,提示胎儿缺氧。胎儿电子监护、缩宫素激惹试验、尿雌三醇测定、羊膜镜检查亦可确定胎儿安危,但操作较复杂。故选B。
2.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围生期规定为
A.从胚胎形成至产后1周 B.从妊娠满20周至产后4周 C.从妊娠满24周至产后l周
D.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 E.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4周
答案:D
考点:围生期
解析: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新生儿期的一部分,国内定义为: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在这阶段中的胎儿和新生儿则称为围生儿。围生儿很容易受到胎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病甚至死亡,所以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和地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故选D。
3.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2002年1月28日,预产期应是
A.2002年11月1日 B.2002年11月2日 C.2002年11月3日
D.2002年11月4日 E.2002年11月5日
答案:D
考点:预产期
解析:预产期计算方法为从末次月经开始,年加1(或不加),月减3(或加9),日期加7。该患者末次月经2002年1月28日,所以预产期应该是2002年11月4日,故选D。
4.围生期(围产期)国内采用的定义是指
A.胎龄满27周至出生后7足天 B.胎龄满27周至出生后15足天
C.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 D.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15足天
E.胎龄满29周至出生后15足天
答案:C
考点:围生期范畴
解析: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故选C。
[A2型题]
5.女,28岁。妊娠9周。阵发性下腹痛2日,阴道少量流血1日就诊。为确定是否能够继续妊娠,此时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尿妊娠试验 B.B超检查 C.检测血清雌三醇值
D.检测血清雌二醇值 E.检测血清假胎蛋白值
答案:B
考点:胎儿宫内监护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我们初步怀疑该孕妇为先兆流产或者是宫外孕,为明确诊断以确定能否继续妊娠,故我们应给予进行B超检查。该孕妇已经确定为妊娠9周,再次行尿妊娠试验对诊断意义不大,故排除A;血清雌三醇值的检测一般用于胎盘功能的检查,故排除C;血清雌二醇值的检测一般用于对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激素不足的检查,故排除D;妊娠3~4个月,AFP升高,7~8个月到达高峰,AFP检查对该患者明确诊断意义不大,故排除E。故选B。
6.初孕妇,26岁。妊娠42周,无宫缩来院就诊。查子宫高度32Cm,枕左前位,胎头已衔接,胎心率120次/分,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宫缩时重复出现晚期减速。本例应考虑的病因是
A.胎儿躯干局部受压 B.胎儿畸形 C.宫缩时脐带受压 D.宫缩时胎头受压 E.胎儿缺氧
答案:E
考点:胎儿宫内监护
解析:胎心监护宫缩时重复出现晚期减速表示胎盘功能减退,即缩宫素激惹试验(+),提示宫内胎儿缺氧,故选E。
[B型题]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早期减速 B.晚期减速 C.变异减速 D.基线胎心率有变异 E.周期性胎心率加速
7.疑有脐带受压或脐带绕颈,胎儿电子监护时可能出现
答案:C
考点:胎儿电子监护
解析:胎心监护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变异减速是指胎心率变异形态不规则,减速与宫缩无恒定关系,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下降幅度>70次/分,恢复迅速,一般认为系宫缩时脐带受压所致。故选C。
8.过期妊娠,B型超声提示羊水过少,胎儿电子监护时可能出现
答案:B
考点:胎儿电子监护
解析:晚期减速表现为胎心率减速,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出现,下降缓慢,下降幅度<50次/分,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一般认为是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可能由于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引起。故选B。
9.枕先露,先露+2,胎膜已破,第二产程末,胎儿电子监护时可能出现
答案:A
考点:胎儿电子监护
解析:早期减速时,胎心率减速几乎与宫缩同时开始,胎心率的**点在宫缩的高峰,下降幅度<50次/分,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一般认为**产程后期,宫缩时胎头受压引起。该胎儿枕先露,先露+2,胎膜已破,第二产程末,胎头可能受压。故选A。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
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
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福利 不错过 |
金英杰医学教育 (jinyingjie.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2017)9355-1061号